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农机院公司机械厂人防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黄友健摄
(相关资料图)
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2001年由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16年7月成建制划转至广西农村投资集团管理,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2019年-2021年,农机院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达到6.34%,远高于国家科改示范企业的投入要求。公司秉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改革和创新“双主线”,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聚焦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坚持创新“顶层设计”
聚力改革重点难点。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相统一,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强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通过新成立、划转、合并、压缩管理层级等方式完善农机板块产业链布局;全面落实董事会职权,制定落实《董事会职权方案》,落实董事会在中长期发展、财务预算、重大事项、薪酬分配、选人用人、内控制度等职权,实施更加符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差异化管控模式,“一企一策”个性化授权放权,将优势资源投入到提升农业机械化核心能力、科研项目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等关键领域,切实落实发展规划、科技投入、项目管理、人才引进等决策权,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遵循和保障。
聚焦市场需求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聚力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立足服务市场,成功研发甘蔗生产装备、原料蔗除杂系统、生活垃圾高温热解气化处理系统、人防设备自动化焊接生产技术装备、自动化包装及生产装备等,平均每年实现投入科研经费1500万元以上,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注重发挥产学研载体的作用,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及企业的科技交流合作,围绕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累计取得科研成果120多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30多项,各种荣誉60多项,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科学大会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拥有有效专利100多件,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聚焦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聚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参与申报国家及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和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在加强原有国家甘蔗机械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收获机械化岗位及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又相继被认定为“广西甘蔗生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22年1—10月,农机院公司主持和参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项,累计研发投入1532万元,研发投入强度达5.48%。
聚焦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聚力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相继出台《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明确科技人员的岗位职责,拓宽科技人员发展通道,形成“市场化激励链”模式。农机院公司作为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在本级及所属子企业全面实行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同时,普遍建立了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通过这些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的运行,让公司的核心绩优人员和科技人才得到正向引导和激励,充分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农机院公司将立足服务农机产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构建高效模式、调活创新机制、做强科技主业,积极谋划打造广西农机服务集团、中国(广西)—东盟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充分发挥科技企业改革示范引领作用,为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保驾护航。(何媛)
农机院公司自主研发的甘蔗收割机。李思全摄
农机院公司白砂糖自动装包、码垛输送系统。韦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