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增速较前9个月有所放缓;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降幅较前9个月扩大0.7个百分点。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快释放消费需求,落实落细惠企纾困政策,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尽管工业企业利润有所下降,但结构仍在继续改善。前10个月,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有所扩大。利润结构保持改善趋势,表现为装备制造业利润已连续6个月实现回升,其全部8个大类行业利润均较前9个月改善,且整体占规上工业比重也在逐步提高。同时,随着稳外资政策持续发力,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有关政策落地见效,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已连续3个月改善,中小企业利润仍持续保持增长。
需要看到,10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小幅波动,表明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仍不稳固,亟需政策接续跟进。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就要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把工业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当前,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间,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卡点堵点,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还需进一步推动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夯实工业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
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重点在行业,关键在地区,主体在企业。今年以来,工业经济下滑势头能得到扭转,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下一步,要对不同类型地区、行业和企业分类提出目标要求,压实主体责任。从行业看,要继续巩固装备制造业良好发展态势,推动原材料行业提质增效,促进消费品行业稳定恢复;从区域看,要充分发挥东部工业大省的带头作用,巩固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增长势头,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从企业看,既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顶梁柱”作用,也要激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坚持纾困解难强帮扶与支持创新升级两手抓。
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还要在供需两端下功夫,深挖需求潜力,提升供给质量,畅通供需循环。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供需恢复不平衡问题。从需求侧看,各地要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着力稳住汽车、建材等大宗消费,挖掘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潜力,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经济环境稳定优势,积极稳定外贸出口。从供给侧看,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确保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物流畅通,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统筹用好财政金融等资金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资金投向制造业重点领域。
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既要立足当前,也应兼顾长远。一方面,应建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冲击常态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帮助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解决堵点卡点,确保稳定生产;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强基础、补短板、锻长板、育集群、建生态等各项工作,深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重点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增强动能。